這是第一次參加這樣子的學術研討會,內容是有關於數位風潮下的視覺語言與攝影風格再現,所以容許我用流水席的方式紀錄今天的歷程。

今天一早起來天氣還是很糟糕,尤其天氣陰陰的,一起來還以為才六點多鬧鐘也沒響,翻了翻看看鬧鐘原來早就七點半了。顧不得天氣冷,衣服濕濕黏黏的,就這樣穿下去拿吹風機吹熱,就這樣45分左右跑去做紅5下山。

抵達會場已經8點45分左右了,看看四周大概只來了2/3的人,後來才慢慢人數增加,應該有三百人左右。

第一場演講的是江村雄老師,引講人謝明順老師。內容談及有關攝影創作與後製的關係。

大致上就是利用合成的技術以及所拍攝的素材,去拼湊出能達到自己想法的作品。當然最後QnA有人提問:把無中生有或是把有的消除掉這樣是否在攝影道德上有牴觸。他大致說到這只是降低花費大量的時間以及精力去等待一張需要運氣的照片。我想這的確是給予另一種轉換思維的想法,但是現今對於合成照片的評價,並不是這麼輕鬆就能解決的事情。另外也有人提到合成照的價值,這個回答我忘記做筆記,所以沒有留下來,但是感覺也被打圓場說價值本身是很難被定義的。

 

第二場,張美陵論文發表,引言人林志明。(典範轉移:後攝影的數位成像)

我覺得整場演講上,引言人的光芒比主講者高出許多,透過典範轉移描述現在數位化攝影時代的開啟,所顯示出來的一些變化,當然並不完全是友具體的形式去做改變。(待補)

 

 第三場,陳伯義,紅毛港記事。(作品發表)

講解整個場景背後的故事以及拍攝過程中所遇到的事情,老實說我隊整體比較有感覺的地方是在於,有前輩提出了,究竟是這張圖片吸引人還是背後的故事。我覺得如果將這個故事抽離,這整張照片可能只是單純的記事,並不附有任何的感覺。大概就變成記載著一個即將拆遷的廢墟,背後所僅存能找到的時間碎片。我想照片的語言能力真的很重要...還有另一個前輩所提出的意見其實也滿有意思的,可是一下子忘記詳細的內容,可能要再想一下。(待補)

 

第四場,待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Zuck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